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也让国人过了一个五味杂陈的年。当我吃了n包薯片,看了n部电影之后,突然想起笔写点什么。于是我便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部最让我难忘的《ford v ferrari》,片中讲述是“两个行家 、两位老板、一个关键人跟一个蠢货”之间的故事,当然还包括多部出现在影片中的经典车。
1971年大明星史蒂夫·麦奎因主演的那部《le mans》就被翻译成了《极速狂飙》,前几年大导演朗·霍华德拍摄的《rush》又被翻译成《极速风流》,也不知道这是谁定的规定,谁带起来的节奏,似乎只要是牵扯到赛车题材的影片就得翻译成“极速xx”才符合他们的欣赏品味。于是这部《ford v ferrari》国内被叫做《极速之王》也就不觉得新鲜了。当然,其他地区也有译作《急速车王》和《赛道狂人》的,总之,如果你不了解这部影片的话,光听名字还以为是90年代哪部港台小成本飙车片。因此,我更喜欢用《ford v ferrari》的直译《福特大战法拉利》来称呼这部赛车史诗级影片。
本片故事主线主要讲述的是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协助福特征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最终如愿击败法拉利的故事。这个题材在全球的车迷圈子中家喻户晓,所以如何来去重现55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经典比赛是本片改编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本片又是如何呈现给观众的呢?谈到这里,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影片的导演和主要演员吧。
真实的卡罗尔·谢尔比经营养鸡场发家,期间还倒腾过辣酱,赚钱养家糊口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赛车,但由于身体中止了赛车手生涯,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了赛车制造业,是个典型的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物。美国本土极富亲和力和幽默感的演员马特·达蒙在影片中很好地塑造了这个美国牛仔式的角色。而克里斯蒂安·贝尔和片中的肯·迈尔斯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后期移民美国,情况比较吻合。演过“蝙蝠侠”的贝尔没有“卷福”那种典型英国演员绅士高冷的口音,讲起话来咬舌不清,但演肯·迈尔斯这种草根出身的车手反倒是相当接地气。
看过影片的观众自然不难将影片中的人物与“两个行家 、两位老板、一个关键人跟一个蠢货”的描述对号入座。
剧情真正的开端源于一起失败的收购案。法拉利从1955年起迎来了比赛丰收的高潮,它们在f1、勒芒,戴通纳、赛百灵等多项知名赛事中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这家生于赛道,精于竞速的品牌在当时赛场上的垄断地位,无人可以忽视赛道上那代表意大利的一抹红。但巨大地赛车研发投入,也透支了法拉利的运营资金,财务状况每况愈下。此时它们需要的是一个金主,一个不影响它们继续烧钱比赛的靠山。而福特正求通过收购来获取比赛的影响力,从而扩大借改变自身品牌形象来进一步扩大它们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一个是为比赛而卖车,一个是为卖车而去比赛。总体来看,这桩收购案在收购初期看起来确实是天作之合,
即便年迈,赛车手出身的恩佐老爷子依旧气势不减当年,感谢他的拒绝,才得以让这个为赛道而生的伟大汽车品牌至今依旧保持着纯血去设计制造世界上最具魅力的跑车。
与此同时,福特内部的斗争也拉开了序幕。毕比由于对迈尔斯存在成见,不希望他参加后续的比赛,于是迈尔斯与1965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擦肩而过,而福特车队最终也以全军覆没的惨败结果收场。在谢尔比一番机智的辩解中,谢尔比重新获得来继续改造福特gt(参数|询价)40的权利。
原本“板上钉钉”的勒芒冠军就这样与我们的主角失之交臂,这种愤怒无以言表。而且,更重要的是,迈尔斯错失的不只是勒芒冠军,他还同时失去了成为世界上唯一在一年内同时夺得勒芒、戴通纳、赛百灵冠军称号的车手,实在为其感到可惜。
影评时间:
影片依旧采用了美国大片惯用的手法,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贯穿始终。剧情改编主体也比较遵从真实事件,突出描述了片中主角的勇气和智慧。良好合理的影片逻辑性没有掺杂任何过于敷衍的内容来拼凑影片时间,影片整体节奏明快代入感强。再加上所有演员在线的演技,后期震撼的声光特效,使得编辑本人从坐在沙发上观看的第一分钟起就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里,早已忘记桌子上特意放着的冰镇“brewdog”。如果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评价《福特大战法拉利》,它绝对算得上近些年里难得的一部改变题材商业片,也是继《rush》之后又一部绝对值得推荐观赏的汽车题材佳片。
《福特大战法拉利》这部影片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重现了6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人文、地理环境,微黄的荧幕色调带着一种浓浓的复古味道。而且片中还最大程度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车辆,这包括一些世界公认的经典名车和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赛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在影片中出现过的车辆:
原本ac cars是英国二战后诞生的一个小规模的汽车品牌,它主要生产一些小型跑车。谢尔比正是看中了ac cars公司下的ac平台,所以将其购入。在此基础上谢尔比的工程团队将福特的5.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装配进车内,在经过一下了的车身、底盘强化得以打造出后来的ac cobra。
关于比赛中福特gt40和法拉利p3 330:
在最初阶段,福特同时找到了英国的三家能制造赛车的公司lotus,lola和cooper进行合作谈判,lotus当时专注于f1无心在耐力赛,而cooper无任何gt或原型组赛车的设计经验。所以最后福特选择了lola,这家英国的小公司正好掌握着现成的比赛车型lola mark ⅵ。
这部底盘编号gt101的lola赛车与生俱来的后期空间为福特gt(参数|询价)40的降生埋下了良好的根基。福特日后诞生出的gt40 mkⅰ、ⅱ 、ⅲ型都是基于该车型改进强化而来。只是由于福特第一次参加勒芒比赛,且厂商心态急于求成,导致当时并不成熟的gt40 mkⅰ过早投入到了比赛当中,结果导致13台福特gt40 mkⅰ在比赛当中全军覆没,无一台完成了比赛。
第一次失败的比赛令出资方福特大为恼火,尽管福特强势的干预是比赛失败的主因,但搞砸了的结果也让英国lola公司失去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最终福特拿着gt40 mkⅰ找到了勒芒冠军卡罗尔·谢尔比。
而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团队真正接手福特gt40项目其实是在1964年11月29日 nassau race比赛之后,福特给出的原定计划是参加1965年2月28日的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以此来计算只剩90天。在这紧张的90天里,谢尔比将一台全新的7.0l v8发动机装进了机舱内,并同步装上了全新的colotti四速手动变速箱,另外,前后悬架也采用了由计算机设计的双叉臂结构。
不同于福特偶尔的心血来潮,对手法拉利简直可以说就是赛车运动的代名词,16次f1世界冠军(法拉利车队是全世界唯一参加过所有f1比赛的车队),9次勒芒的辉煌成绩,这些无疑说明了一切。而且,它也是有史以来最招同行恨的运动汽车品牌,兰博基尼、迈凯伦、保时捷、奔驰甚至90年代的本田都曾将法拉利视作对手,
法拉利带来的赛车则更加具有传承性,它们在1966年推出了p系列的330 p3,这是一台有着玻璃纤维车身和管状底盘特征的赛车,且搭载了一台420马力4.0l的v12自然吸气发动机,且最高转速超过8000rpm,106马力的升功率在如今也是相当可观的。与上一代330 p2车型相比,330 p3经过了轻量化气缸盖、引入新的卢卡斯喷射系统等改进。减重30kg,达到了851kg的干重,再加上2400mm的短轴距,因此在比赛中,它要比对手车辆更轻油耗也更低。
其他电影中出现过的参赛车辆:
由于很多画面都是一闪而过,所以肯定会漏掉一些出现的车型,如果哪位网友认出了片中的车型,欢迎在评论中进行留言。
影片幕后的真实故事:
为了让影片剧情看起来更加跌宕起伏,片中加入了不少与事实有所出入的桥段。首先,福特重新回归赛车比赛的出发点片中并没有交代清楚。编辑翻看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在1964年之前,福特除了纳斯卡、印第500等美国本土赛事之外,其他国际性比赛的参赛履历并不算丰富。开足马力造车赚钱是当时福特的主要任务,其实现在也是这样。
象征美国精神的福特野马正是此时期诞生的,这也对应了福特重回赛事的举措。此后,专为“蓝领”阶层打造高性能车也渐渐成为了福特品牌的精神价值,直到现在的今天,欧洲依旧满街的福特即是那时所打下的根基。
关于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收购:
从历史上来看,恩佐老爷子说话确实不给人台阶下,也正是他的一时言语招惹出众多未来的对手,但你认为他后悔吗?我觉得在他眼里这根本不叫事,也包括那位造拖拉机起家的人。
片中恩佐老爷子在接洽福特团队时,给下属使眼色暗中联系菲亚特的桥段事实上也是子虚乌有的剧情需要。
从上面所讲,我们也能看出,收购法拉利的失败并不是福特二世烧钱进军勒芒的主动力,更大销量利益的驱使是主因,而恩佐老爷子回敬的言语让福特二世颜面折损则是辅因。
关于迈尔斯:
实际上主角迈尔斯真实历史上混的并没有影片中那么差,早在1957年他就已经代表几家美国私人车队驾驶保时捷550rs、718rsk赛车征战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了,而且成绩相当不错,除了1958年因机械故障退赛之外,分别拿过全场第二和第三名。正是他出色的发挥吸引了同为赛车手出身的谢尔比。
最关键的是,从保存下来的比赛记录来看,真实的迈尔斯表现更加无懈可击一些,只要不是车辆故障引起的退赛,主流耐力赛他基本都能站上领奖台,绝对是夺冠的最热门选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评价,能深度参与研发的车手并不算多,功成名就的车手往往多是退役之后加入到新车调试测试当中,能一边比赛一边改良研发的车手,我印象中,除了尼基·劳达(niki lauda)之外,就得提到杰克·布拉汉姆(jack·brabham),工程师兼首席车手,能修善跑的车手真的挺无敌。所以说,有着同样实力的迈尔斯,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在2001年,迈尔斯被追归美国赛车名人堂,这离他去世已经相隔了整整35年。
关于比赛:
为了配合剧情需要,影片开始更是虚构了那场1963年willow springs 100英里耐力赛,历史上此时的迈尔斯已经是谢尔比车队的御用车手了,他代表谢尔比车队一共参加了从1963至1966年的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1966年的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和1965、1966年的勒芒24小时等多项耐力赛事。上面那张成绩单你能够看到,1963年的时候他确实跑过12小时赛百灵耐力赛,在谢尔比车队的时候,因转向节故障而退赛。所以说这么牛的车手谢尔比是不可能舍得把他引荐给保时捷的,除非他心理有意要炒迈尔斯的“鱿鱼”,而且还不怕迈尔斯回手给他一扳子。
比赛中更换刹车总成这件事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也许是福特不方便抬到桌面上炫耀,也或许是编剧受到1982年group b组蓝旗亚vs奥迪的事迹临机想出来的桥段,总之,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是个聪明但也很愚蠢的想法。
片中还有一个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没有提及,那就是法拉利车队首发阵容的临时变故。下面这位车手必须要介绍,他就是法拉利当时的绝对主力车手约翰·苏提斯(john surtees),他也是赛车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摩托和赛车两类国际比赛的车手。
此时的福特内部搞着令人恶心的政治斗争,而提到车队政治问题,在法拉利这边似乎早已成为了一种365亚博网站app的文化。恩佐本以采纳的策略居然可以在比赛前改变,即便法拉利车队内部从来都是人才济济,众人也不免对车队经理的骚操作提出质疑,最终的结果导致当时的f1世界冠军苏提斯就此与法拉利分道扬镳。这也成为了法拉利车队在1966年勒芒耐力赛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希望很多媒体从业者不要动不动就用“吊打”、“按在地上摩擦”之类的话语来形容这次比赛,法拉利绝对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而且无论是1966年还是1967年,从比赛的投入以及经过来看,福特并非无懈可击。如果法拉利没有守着f1世界冠军不用,搞内部政治的旧病没有复发,结局还真的不太好说。
福特后续的“四连冠”:
看到这四台福特gt40冠军车你发现有什么蹊跷没有?为何1968、1969年的冠军车代号变成了“mki”?原因就在于1966年胜出之后,消耗巨资的福特认为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还要面对1968年fia排量规则的改变。所以在1967年比赛之前,它们就已经做好了收手的准备,最终他们带回来第一和第四名,而位列第二、第三的法拉利车队仍未能完成复仇。1968年,福特将三台gt40 mki的改进工程车出售给了英国的john wyer车队,从此披挂上该车队拥有的经典橙蓝gulf涂装,从此刻起,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勒芒真正的大赢家——保时捷。
上述这些事实并不是要给想看或是认可这部电影的人浇一盆冷水,而是想还原一下历史的真实情况。影片突出谢尔比和迈尔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没有这两个人的通力协作,福特是没可能以几乎零基础的程度靠两年就拿到了勒芒24小时的冠军并击败终结了五连胜的法拉利。
全文总结:
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当我坐在电视前全神贯注的看着f1电视直播时,家里的长辈们就经常会在后面说着“这有什么可看的啊,跟一群苍蝇似的。”诸如此类的话,正是后来出品的这些还原赛车真实一面,描述比赛之中动人故事的影片,才拉近了人们与赛车这项全球最烧钱运动的距离。看着电影中紧张激烈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也突然感受到了这项比赛真正打动人的魅力。在此我真心地要感谢这些电影背后为之付出的人们,这部《福特大战法拉利》绝对值得一看,那么我们下期再见!(图/文 汽车之家 于硕)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